安庆绪杀安禄山 安庆绪为什么杀安禄山父亲
很多人不知道,安庆绪弑父称帝,郭子仪出兵反击,吃遍天的一招!接下来跟随趣味史小编一起欣赏吧。
公元757年正月,五十五岁的安禄山眼疾加重,双目失明。像安禄山一样,不识字,不写字。估计是肥胖导致眼疾,导致失明。失明后,安禄山脾气暴躁,动不动就打身边的下人,甚至想换人前年,攻破长安后,安禄山称帝,国号燕,立长子安庆绪为太子。时时觊觎,与李氏密谋伺候安禄山起居的仆人珠儿砍死了安禄山,然后在床底下挖了一个坑埋了安禄山。边世说他是新皇帝,安禄山暴病身亡。

安庆绪派史思明回去镇守范阳安庆绪称帝,这让史思明很不高兴:从前你爹是皇帝,我是你爹的属下。听父亲的话;你小子当了皇帝,你在老子面前指手画脚,你这孩子就是锤子。老史思明离开长安回到范阳,早就想杀了安庆绪取而代之了。
安禄山死后的第二个月,郭子仪吹响了帝国反攻的号角。如果去东南从灵州,翻过六盘山,进入关中平原,首先会遇到西京长安和长安城,应该是唐军进攻的第一个目标。但是,如果攻打长安,洛阳叛军肯定会前来增援。这是正常的打法。郭子仪不会这样。他需要的是能够攻打长安,并且在同时洛阳不能增援怎么办?郭子仪看中了长安和洛阳之间的河东。河东就是今天山西的郓城。占领河东,堵住风陵渡,就可以把长安和洛阳的叛军截成两截。
郭子仪带着大军,并没有越过东南的六盘山,而是向东经今甘肃庆阳,到达陕北富县,那里有万千山谷,然后从富县南下攻打大理关中平原郡县,占领大理后,切断渭河、洛河渡口。洛河、渭河均自西向东流经长安、大理平地。洛河为渭河支流,而渭河是黄河的支流w河。这样,叛军就无法跨过洛水和渭水攻打大理。以长安为界的关中平原被分为东府和西府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过去,东府最大的县是大理,最大的县是西府。县城是凤翔。

现在,郭子仪已经在东府占据了大理,而唐肃宗已经在西府进驻了凤翔,对长安形成了夹击。接下来,郭子仪要做的就是攻下河东,坚守风陵渡,将叛军一分为二。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。两支唐军把长安的叛军裹成肉包子,在唐后大军东进,洛阳叛军虎视眈眈,想与长安叛军联手,将东卢唐军裹入肉夹馍。
郭子仪带来的东卢唐军,不想做肉夹馍里的肉末。做鱼刺,卡在洛阳叛军的喉咙里,吐不出来,吞不进大理以东,也就是黄河。洛阳与叛军的联系在长安,这一战略战术与两年前郭子仪出兵晋北时的战略战术如出一辙。

两年前,郭子仪率部从硕放占领晋北,又出井陉占领冀北,切断北京和洛阳的叛乱。军队之间的联系打蛇打七寸,切断中间的两个叛军,使他们无法互相照顾。这是蛇的七寸一招数,吃遍天。郭子仪就是靠着这种不断的谋略,始终占据着战场主动权。